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探索)
-
装修预算低的家庭,说点大实话……2025-07-01来源:都都装饰关键词:装修热度:3842装修就像是逛超市,拿了一堆2.99元、3.99元、4.99元的东西,最后结账时发现账单489.92元……装修 ...[详细]
-
中草药中一般含有大量的多糖、有机酸、生物碱、萜类、醇类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同时还含有一些促生长活性物质及营养物种,能够增强食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消化酶的分泌,提高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非特异性免 ...[详细]
-
滁州网讯通讯员徐以成 全媒体记者汤 珏)为全面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提高巩固全市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近日,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会同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对全市263家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 ...[详细]
-
摘要: 多明纳斯酒庄是法国莫意克家族在美国纳帕谷产区打造的精品酒庄。 ...[详细]
-
金开区:1.6万盏路灯有了“智慧码”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详细]
-
美國科技股反彈,Netflix為何又衝歷史新高?天然氣創2008年12月以來的最高近月合約收盤價。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今后郑州市民补办社保卡可以扫码缴费发布时间:2017-08-28 08:19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记者田园 本报讯8月25日起,郑州市民办理社保卡挂失补卡业务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即时支付。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王宇杰 通讯员 唐世斌)“你好!我困在电梯里了,电梯编号是N00095。”“您别慌,我们已收到您乘坐电梯的故障信息,应急救援已启动,救援队伍将很快到达……”1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国家医保局3月31日表示,2025年将充分发挥药品追溯码数据价值,构建各类大数据模型,拓展监管应用场景,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 ...[详细]
-
3药理作用3.1对血液和微循环的作用血瘀证、微循环障碍是多种疾病发展的中间环节,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转依赖于血液流畅和正常的微循环,微循环障碍会引起人体组织器官功能下降、障碍甚至衰竭。夏至草生物碱及其提取 ...[详细]